【校友风采录】怀揣一颗感恩心

作者:校友网发布时间:2018-04-23浏览次数:0

王佐龙,男,汉族,1979年出生,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全国注册一级建造师。2005年9月起担任甘肃一安经理办主任,2006年11月至今任分公司经理。2次荣获甘肃一安“优秀项目经理”,3次荣获甘肃建投“优秀共产党员”,2009年获甘肃一安“劳动模范”,及西南、西北八省建筑业第十四届“贡献杯”联赛“优秀青年岗位能手”。

短短几年,从最初的一名实习生成长为分公司一把手。期间,他先后2次被评为甘肃一安和甘肃建投评为“优秀项目经理”,特别是在2011年他担任甘肃一安核心单位——二分公司经理后,保持了甘肃一安排头兵的发展态势,他就是39岁的王佐龙。

荣誉的背后 是付出与担当

自2001年从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焊接专业毕业在甘肃第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参加工作以来,王佐龙碰上的项目都是工程量大,具有一定影响力且危险性大的工程。用他的话说:“其实大家都是一样的,一样的刻苦、一样的努力,我只是比别人多了一点运气和机遇而已。”

机遇是为有准备的人准备的。在项目一线奋战的几年里,王佐龙通过参建的十几个项目,从最初的一名实习生逐步成长为一位独掌一方的工程项目经理,他始终如一地埋头苦干。在他的身上,找不到一点点的“官气”,很多人在他当了分公司经理后,还亲切的称他为“佐龙”。

2002年参加兰州石化催化剂清污分流项目时,他已经担任项目经理,该项目保质保量保工期完成,赢得了石化公司工程部和大庆监理公司的好评;2006年他担任“中盐甘肃省盐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郑家台高层商住楼”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获得“甘肃省建设工程文明工地”称号、“甘肃省科技示范工程”、兰州市建设工程“白塔奖”及甘肃省建设工程“飞天奖”;2008年在“兰州陇星新能源大厦”项目担任项目经理,此工程获得“甘肃省建设工程文明工地”称号、“甘肃省科技示范工程”、“甘肃建投杯”优质建设工程二等奖,“建筑物高空大跨度悬挑结构模板支撑施工工法”获得甘肃建投优秀工法和甘肃省工程建设工法。

他看似“拔节”的经历,其实是一种必然,从另一方面表明企业的人才培养已经形成梯次,迅速成长起来的青年管理人才层出不穷,他总是说:“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工作,若不是企业为我提供良好的平台,我成长的脚步会慢很多,不可能这么快就有今天的成绩”。

成绩是在平凡的工作中一点一点积累的,靠的是责任、勇气、信心,更多的是吃得了苦中苦。年轻的他,在父母的眼里永远都只是个孩子,他搞施工,有自己的原则和手段,在任何一个项目的基坑开挖阶段,每逢下雨天,他一定会在施工现场蹲守,一方面担心安全隐患的出现,更多是他要尽好自己的职责多一份心安,而每逢这样的时候,家人也总是要跟着担惊受怕,有时候父母还会悄悄的去工地看上一眼,风雨中的他一直是那样坚定的前行着。这就是一个一安人一直秉承的传统和人生准则。

精明的管理 成就他的领导力

忠厚、老实、待人真诚,是同事们对王佐龙的一致评价,细化管理、精于管理、成本管控意识强,是他做项目经理时最大的管理特色。在成本方面,他通过坚持和完善成本管理措施,在他所承建的项目上,形成人人会算账、人人算细账的管理习惯,实现了施工项目无一亏损的业绩,为企业创效做出了贡献。同时他不断推进精细化管理,完善“以制度定责任,责任控过程,过程出效益,效益论奖惩”的管理体系,切实通过“一二三次经营”实现降本增效。

为了抓好项目管理工作,切实有效地推行项目标准化管理,将建筑企业老套陈旧、零散分散的管理模式逐步向标准化、规范化推进,他还组织编写了一整套的项目管理制度。

奋蹄扬鞭 且行且努力

付出和回报总是对等的,2006年11月,通过甘肃一安的选拔考察,他升任为分公司经理。在担任二分公司经理期间,他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将精力放在了学习和更高层次的管理上。在他上任的这一年中二分公司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在职工中形成了“开拓创新、敢打硬仗”的八字工作方针,分公司综合经济实力不断提升,企业内部工作氛围和谐高效,为企业的长足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谦逊和蔼的工作态度,使和他在一起工作的人,无论是班子成员还是普通员工都放下了包袱,能够在很多场合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开言纳谏的好处是企业的工作氛围改善了,效率提高了,工作也更加出成绩了。同时他所倡导的全新的经营理念将经营工作带入良性循环的局面,他带领班子成员,从根本上转变思想观念,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和渠道,超额完成了甘肃一安下达的各项生产经营技术指标。

在对待青年人才上,他更是放手使用,采取宏观指导,个别帮助,定期考核的办法,助推青年人的成长,他的观念是“首先要留住人才,其次才是培养人才”。他总是在繁忙的工作中尽量抽出时间,和青年人交流,了解其需求和思想动态,给青年人增信心、鼓干劲。目前二分公司的项目管理人才几乎都是80、90后,和谐的企业氛围逐渐形成。他上任后在提升职工向心力和凝聚力方面同样做了大量的工作,关心职工生活,稳定职工队伍,通过调整分配机制、平衡职工收入等手段,增强职工对企业发展的信心,在职工中有很高的威信,获得了职工的广泛认同。

成绩与荣誉代表的已是过去,未来的路依然是要且行且努力。

正如他在甘肃建投第五届十大杰出青年颁奖会上发言时谈到的那样,企业的包容成就了有理想、肯奋斗的自己,让自己明确了人生的目标和个人发展方向。只要每一位怀有梦想的人,怀揣一颗感恩的心,就能借势甘肃建投快速发展的难得机遇,在为广大青年搭建的施展才华的广阔平台上有所作为,实现梦想!